月读|软技能——代码之外的生存指南

本月推荐的书是 John Z. Sonmez 写的《软技能——代码之外的生存指南》。本书作者之前是一名程序员,目前更多的是充当程序员的人生导师角色,通过博客、播客、vlog等多种形式介绍自己的软技能,借此希望能推动其他人事业进步,过上更充实的生活。

本书总共分成七大篇:

  • 职业篇,介绍了程序员从公司选择、面试、工作、辞职、创业等职业相关的方方面面内容
  • 自我营销篇,从博客开始,打造自己的个人品牌
  • 学习篇,作者自己领悟的「十步学习法」学习新的知识
  • 生产力篇,自由职业者的自我管理方法
  • 理财篇,探讨收入、投资、债务以及退休等问题
  • 健身篇,下面的图片就是作者本人,和一般的程序员形象有很大的区别
  • 精神篇,心灵、情感等问题探讨

作者博客

从上面的介绍可以看出,这本书基本上把一个程序员可以面对的所有问题,都给囊括了。从形式上来看,这本书像是各种主题的博文合集,有些散乱。总的来说都是关注于「更好地经营生活」。

自我营销

这一个主题是书中我最感兴趣的内容。知识付费的兴起,朋友圈中经常能看到有人分享付费课程的图片,图片中的老师各种头衔酷炫狂霸叼咋天,自我营销的成本真的是已经低到一种程度。万物互联,每一个人都有一次成名的机会。

本书中的自我营销,介绍了一系列的过程,作者推荐个人品牌的建立从博客开始。对于程序员来说,维护一个自建博客是很轻松的事情,而且可以分享的内容也很广泛,工作中的技能学习、遇到的问题分析。将博客当成自己的名片,从而实现让更多的人认识你,认可你。

书中介绍维护一个博客,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内容质量,二是更新计划。之前,自己的博客都是随心所欲的更新。重新思考一下,给博客增加了几个栏目:

  • 【每周分享】:每周六不定时更新,记录过去一周,我看到值得分享的内容
  • 【月读】:每月不定时更新,推荐本月我阅读的一本书
  • 【数字生活】:我的数字生活实践
  • 【博客公告】:分享与这个博客维护相关的内容

另外一方面,对于我这样的博客来说,最主要的流量来源是搜索引擎,所以花时间进行了一些 SEO 优化。通过在百度搜索和谷歌搜索相关页面提交网站,实现文章更快的收入。除此之外,需要在社交账号中更多的绑定博客,寻求其他的主动点击。

生产力

这个主题,是我大半年以来一直感兴趣的。之前没有注意到,像作者这样的自由职业者更应该是效率大师。其实各种效率方法流程大致相同,更多的是细节的实现。作者在做周计划时,倾向于利用看板来展示任务,这个给我一个新的启示。我考虑过利用 Github + Zenhub 来管理一些大的项目,不过平时没有什么动力打开 Github 网站。

Github Issues

所以,需要一种更加简单地方法。网上查找了一下,发现一个网站 Kanbanist | The Missing Kanban Board for Todoist。Kanbanist 最大的优势是能直接读取 Todoist 的数据,用起来会更加方便吧。不过,如何融合进入日常工作流中,又值得我自己仔细思考一下。

Kanbanist

总结

读这本书,最大的感受是读到很多点的时候,我都打开了电脑进行实践。功利地说,这是一本实用的书,推荐大家有空都来挑选自己感兴趣的内容阅读。


利用 GTD 原则完成一次讲座

前几天,在导师的邀请下,给17计算机班的同学们进行了一次分享讲座。内容大概是关于去年在滴滴实习时做的一些工作以及主观意愿下的大学学习建议。作为一个号称实践 GTD 的人,必不可少的要将 GTD 原则使用到这一次分享准备过程中。

自然式计划模式

这样子的一次活动,正好符合 GTD 中关于项目的定义。《搞定1》第 3 章中提到了「控制项目:纵向管理项目的5个阶段」。现在结合五个阶段,来复盘一下我准备讲座的过程。

1. 定义目标和原则

你为什么做这件事?
做这件事的真正目的或动机是什么?
做到什么程度才算是成功?
你的目标是否足够清晰明确?
什么样的行为可能会损害我正在进行的工作?
我怎样才能防止这类情况的发生?

我决定做这一次分享时,主要有下面的4方面原因。

第一,整理。每一次分享都是一次自己我反思。所以我需要整理一下之前在滴滴工作时留下的资料,以及梳理前几年的学习感悟。
第二,演讲。说句实话,我的演讲的能力很弱。体现在,口齿不清楚、演讲时语速太快和听众没有交流。众所周知,演讲能力是现代社会必不可少的一项能力。提升演讲的关键在于实践,所以给其他人讲解我熟悉的内容正是一次绝好的机会。
第三,回馈。虽然私下里和其他人骂过很多学校和学院的规章制度之类,但也不能忽视学校所提供给我的成长机会和空间。之前书记也在一次党会上说过,我们很多党员的材料中,只有那一年考了多少名,又获得什么奖这些的,没有和群众交流。
第四,参考。作为一个软弱的人,我很少会去谈给其他人有什么影响,也不会整天去批评这个那个,只希望自己的经历给其他人一个参考。所以,我很喜欢学院里面搞的《榜样的力量》栏目。通过这些,可以了解到学长学姐有多么努力,获得了什么样的成就。事实是,我们这样的普通学校中,很多优秀的人都已经模板化了,集中在绩点多少高,获得过什么奖学金,当过什么部门的什么而已。真正的大学教育,应该培养的学生达到「千人千样」。

2. 展望结果

成功是一番什么景象?听上去会怎样?有什么感觉?专注!创造出清晰可见的结果。只做积极性思考,不考虑不利因

对于我个人来说,这一次分享是一次宝贵的锻炼机会。是实践 GTD 原则,是完成一次公众演讲,也是完成一次和学弟学妹的交流。不过,由于个人经历的限制,我所分享的东西,终将是少数同学所感兴趣的,只希望这部分人听到我的一些观点,未来的学习会有那么一点点不同。也许多年之后,互联网上有一段文字记录,提起那个晚上我所讲的观点。

3. 头脑风暴/集思广益

在这张的纸的反面的正中央写上项目名称,开始头脑风暴。追求数量,不求质量,不判断,不质疑,不评估,不批判。
不要急于分析组织。1)目的?2)害怕什么?3)我所不知道的?4)有哪些不利因素?

上面写了这么多,终于到了最关键的一步。由于这是一次个人分享,所以也谈不上什么集思广益。不知道现阶段有没有什么头脑风暴的工具,我直接掏出几张草稿纸就开始搞了。上面的介绍也提到了,头脑风暴的原则,将大脑中的想法排空,为下一步工作做准备。

头脑风暴

4. 组织整理

在完成头脑风暴之后,我开始使用幕布来整理之前想到的想法。上图中蓝色的对勾就是在整理时的记号,标记整理到大纲中的内容。最后导出一张思维导图,到这里为止我就清晰的知道自己要分享的内容。

路径规划那些事大纲

5. 明确下一步的行动方案

目前我是在使用 Emacs 中的 org-mode 管理这些项目。所以,我就将自己要做的事情放到一个文件中。下图是完成这个项目之后的结果,当然也有些行动被我取消了。

组织

回顾

来总结一下这次讲座之后的想法。

从辅助工具上来说,自己的 PPT 水平很差,也就认为不能把时间都放在准备 PPT 上。所以思考过其他一些工具,但都不是很乐观。考虑过两种类型的工具,可以生成 ppt 的软件,比如 Marp(利用 markdown 生成)以及 org-ioslide (利用 org-mode 生成),这两个工具很难实现图文混排。另外,就是幕布的演示模式,使用时需要展开和折叠大纲,有点麻烦,也容易导致出错。最后,还是只能硬着头皮去做了一个简单的 ppt 。

幕布演示模式

从演讲效果来说,内容是很丰富的,但是我的演讲能力很差,之前在上面提到的问题,都暴露无疑,还是需要加强锻炼。也由于时间上的一些原因,我的准备不够充分,试讲次数也太少了,导致节奏控制也不好。还要对浪费17计算班同学的时间,表示一些歉意。

点击查看我使用的ppt,文字形式的分享等我有空再来整理吧。

参考


使用 TaskPaper 实现 3 Things

这几个月,一直在尝试 GTD 方法。有没有改善生活不知道,反正是软件尝试了一个又一个。前几天,又接触到了一款纯文本任务管理软件——Taskpaper。简单的尝试了一下,发现可以将这款软件结合进入 3 things 体系。

3 Things

看过很多时间管理的方法之后,才明白时间是不可以管理的。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明知道有很重要的考试需要准备,但还是会不知不觉地打开手机刷微信。很多时候,需要管理的不是时间,而是欲望。所以,在自我控制力很弱时,时间管理会加重你的疲劳感。

说到底,一个人的精力优先,能做的事情也很少。有一个很有名的原则叫做“二八原则”,套入到这里来就是,我们的生活是由 20% 的关键任务 + 80% 的普通任务组成。在理想的状况下,我们应该将 80% 的时间投入到那些 20% 的重要任务中。如何安排这 20% 的任务时,3 Things 的体系就孕育而生了。3 Things 指的是每天优先挑选出最关键的三件事情,优先处理。这三件事情的选择,需要结合你自身的目前情况、长久目标而决定。对于这个选择,你可以问自己,如果完成了其他事情,没有完成这三件事情,这一天不合格吗?如果完成了这三件事情,而没有完成其他事情,这一天合格吗?

Taskpaper

如同前文所说,Taskpaper 是一款纯文本软件,所以界面非常的简洁。下图右侧就是他的主界面,和大家经常使用的文本编辑器没有太大的区别。软件通过一些语法来实现任务管理,比如 : 实现一个项目,用 - 实现一条任务,再使用 @开头实现标签。软件更强大的地方在于,可以自定义 CSS 文件,所以可以很轻松地将一些标签搞上不同的颜色。

有点遗憾的是,TaskPaper 只用 macOS 版本,其他平台只能通过文本编辑器+插件的方式实现,比如 Sublime Text 中有一个能实现类似功能的插件 aziz/PlainTasks: An opinionated todo-list plugin for Sublime Text editor (version 2 and 3)

系统工作流

其实,能想起来用 Taskpaper 做三件事情,是受到了《18分钟》:如何用18分钟变身效率达人?| 狗熊月读64影响。视频中,大狗熊老师介绍了一个习惯,会每天在文本文档中,列出5项需要完成的任务(对的,比三件事情多出了两项),而且会对事情进行估计,包括四象限中的位置、预计完成时间以及和自己人生的那个目标有关。

四象限法则是时间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理论,它将我们需要处理的事情分成了下图显示的四类,并且指导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关注重要但是不紧急的事情,也就是第二象限。

一般的 GUI 任务管理软件,列出事情还算比较方便,但是做评论却没有那么便利。TaskPaper 比起在文本文档中直接写,体现出强大的整合能力。比如,我可以选定 MachineLerninginAction 的标签,可以快速的将我之前安排过的相关任务整合到一起。

所以,每天晚上睡觉前的 10 分钟,我会回顾一下今天完成的事情,并给第二天安排需要做的 3 Things。确保第二天醒来,我可以直接开始做当天的重点。达到从头到尾、逐一处理、不避不拖、一次一事的 GTD 执行境界。

参考

IMG_0233


GTD 实践 1 个月心得

不知不觉混到大四,突然感觉有一堆事情把我压的喘不过气来。所以就想学习一种任务管理方法。GTD 正好在这个时候重新进入我的视线中。根据 wikipedia 上的介绍:GTD,全称 Getting Things Done ,中文一般翻译为搞定,是一种行为管理的方法,也是戴维·艾伦写的一本书的书名。GTD 的方法根据一个理念,大脑是用来思考的,好比计算机中的 CPU。所以,我们需要把要做的事情从大脑中移除,放在一个可靠的外部系统中,这就是 GTD 系统。

根据网上的教程,学习 GTD 第一步是阅读戴维·艾伦的书《搞定I:无压力工作的艺术》(读书笔记链接)。这本书,其实我在大一就借来看过,但是由于翻译的实在是太差了,所以没有看完就还回去了。所以这一次重新学习时,我选择从阅读《小强升职记》(读书笔记链接)开始,这一本书通过讲述一个职场新人小强的虚拟故事,介绍了很多任务管理、项目管理、个人心智成长的方法。最后,还阅读前人实践的心得。貌似 GTD 这几年不是很热门,很多文章都很旧了,没有太多的实际意义。我只推荐两个系列文章,第一个是申龙斌的博客园博客搞定GTD - 随笔分类 ,他践行 GTD 五年多的时间,写下很多心得体会,是很不错的参考资料,目前他选择在微信公众号(申龙斌的程序人生)中更新为主。最关键的一点,他也是一名007er。第二个是滴答清单与GTD时间管理知乎专栏,从名字中可以看出这个系列的特点。不要因为你不用滴答清单而错过里面的内容,毕竟 gtd 方法是通用的。

开始打造 gtd 系统之前,还需要挑选一些工具。《搞定》书中是介绍的是利用纸笔和篮子来完成gtd,这是一个不错的方法。但是,结合实际,我没有太多的实体材料,所以选择使用软件。前几年,我也使用过很多任务管理软件,有 2Do、奇妙清单和滴答清单等。考虑到目前使用的组合是 iPhone + MacBook Pro,所以我选择了 OmniFocus 。第一次打开这个软件简直让我头皮发麻,功能很强大,但是需要深度学习才能运用自如。我是跟着这一个教程OmniFocus 入门与进阶 - 少数派,才掌握初步的使用方法。OmniFocus 吸引我的是任务过滤功能,也就是透视。简单来说,通过定义一些规则,来展现你的任务。

介绍 gtd 时,我将结合下面这张图,来讲讲我是怎么做的。一般来说,gtd包括 5 个步骤:收集、厘清、组织、回顾和执行。

(一) 收集
对应图中开始的一步,将材料放入系统的工作篮(inbox)。这里的材料是一个很广泛的概念,可以是你要做的事、想读的一本书或者是要学的技能等等。根据最开始的介绍,成为一个可靠的系统,需要将你所有的材料都放进这个inbox。所以,你在打造系统前,需要找个空闲的时间(书中说是2天)和过去做一个告别,好好的把任务整理出来。

在第一次收集前,我利用幕布把自己的材料来源整理了一下,主要分布在手机和电脑的一些软件中。根据这张大纲的顺序,最后整理完成时大概有300多件。完成这一次整理后,再有要做的任务记录到inbox中,自己定时清空就完成这一步了。

GTD整理思考

(二)厘清

在完成上一步收集后,我们需要开始第一次过滤这些事情。从inbox的顶端开始一件件评估我们收集的事情,对于每一件事情,考虑这件事件需要现阶段去做吗?对于不需要去做的事情,我们需要将他们分成三类:垃圾(没有任何价值,直接抛弃)、将来/也许(以后有机会做,放在一个专门的列表中)、参考资料(需要时再来参考)。

(三)组织

这是GTD中最复杂的一步。我们把需要现阶段去做的事情继续分类:第一类是行动,只需要一步完成的任务,第二类是项目,需要执行多个步骤才能完成的任务。首先是项目,书中提供了一种分析项目的方法:自然项目分析法,通过这个方法可以有效的把项目搞明白。当然,对于我们这样的新手,虽然有了这个强力的武器,但还是不容易一开始就将项目拆解的明明白白。这时候,我们只需要考虑一个问题:下一步行动是什么?比如说,如果你看了我的文章,也想要学习 GTD ,这时候就有了一个项目:学习 GTD。由于你更本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所以无法分析项目,所以只能考虑下一步行动:利用搜索引擎来搜索 GTD 相关的介绍。完成这个行动之后,下一步行动就可能变成去买几本书了。通过这种每次思考一步的方法,来完成大的项目。说完项目,接下来就是动作。这里又诞生了一个很厉害的方法:两分钟原则。如果在组织的时候,这个动作可以在两分钟之内完成,那就直接去完成它,不用下面的步骤,特别声明这里的两分钟指一种很短的时间。对于其他动作,你还要考虑是否可以由其他人完成,如果是直接去委托他人完成。对于有时间限制的事情,比如明天下午开一个会之类的,就要写进日程表来提醒了。如果都不是,那么就放进你的文件夹中,等待后续执行。

(四)回顾

可能有些奇诡,事情还没有执行,怎么就开始回顾了。是的,书中就是这么安排的。这里的回顾是指,看看你做了什么,有什么需要反思的。主要用两种方式,第一种:完成项目之后回顾;第二种:定时回顾,可以是日回顾、周回顾、月回顾以及年回顾。目前,我主要做的是日回顾和周回顾,日回顾主要是简单看一下做了什么,周回顾有专门的检查清单,以及会写回顾记录。

(五)执行

这里就要认识到任务管理的本质是管理任务,而不是帮你完成任务。所以,还是需要你去执行。GTD 提供的只是一种简单的挑选方法。当你没有空闲时,考虑当前的情景(在什么户外还是家中,有手机还是电脑),有多少时间可以用,当前精力(精力旺盛还是昏昏欲睡)以及有没有重要的事情需要做。综合这些情况,找出需要做的事情,然后去做吧。

最后,根据一些人的说法。GTD 执行一年之后,才能算是懂了,上面就是我这个执行一个月的菜鸟的见解。由于时间有限,GTD 的六个层次、三个原则、自然分析法都没有写到。更关键的是,也没有结合 OmniFocus 来写我是具体怎么执行的。总结一下,这一个多月来,我第一次认识到要做的事情居然有这么多,真是时不我待。用原来的方法确实能做很多事情,但是接触 GTD 之后,我开始关注目标制定以及回顾方面的实践。

IMG_0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