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读 | 睡眠革命

前一段时间作息混乱,晚上躺在床上睡不着,然后玩手机,导致更加睡不着。第二天下午又很困,只好趴着睡一会儿。从而导致晚上睡不着又玩手机的恶性循环。当时一度觉得自己都不能从这个圈里面走出来了。不过,想起来之前在少数派看到过一篇文章,推荐过一本和睡眠相关的书——睡眠革命,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看了一下。

书中作者主要介绍昼夜节律、睡眠类型、睡眠周期、睡前醒后、日间小睡、睡眠环境等多个方面的内容,我将自己在阅读时候记录的笔记整理一下,与大家分享。

核心收获

读完这本书最大的几个收获:

  • 人的睡眠类型有两种:早睡类型和晚睡类型。
  • 失眠是过度清醒造成的,过度清醒又是担心自己会失眠所产生的。

昼夜节律

昼夜节律是生命体24小时的内循环,受我们的内置生物钟的管理。我们大脑中的这一生物钟,24小时调节着我们的多个内部系统,包括睡眠和饮食习惯、激素的分泌、体温、灵敏度、情绪和消化,使其与地球的自转相一致。我们的生物钟是根据一些外部线索而设定的,其中最主要的是日光,此外还包括温度、进食时间等其他因素。

上面是书中的一张插图和一段文字。核心思想是,人的一天活动受自然规律控制,所以要在正确的时间干正确的事情。如同我最开始描述的状态一样,人体内也有一种正常的循环状态。在晚上褪黑素产生的时候,开始准备睡觉,我们会在2~3点时进入一个高效的睡眠阶段,从而在早晨可以按时起床,那么晚上对于睡眠的需求又会达到峰值,为我们再一次提供最佳的入睡时机。

睡眠类型

一直以来,我们的文化都提倡一点:早睡早起。但是在现实中,我们很多人却很喜欢睡懒觉。作者在书中指出,从基因上来看,人的睡眠分成两类:早睡早起类型 和 晚睡晚起类型。不应该强制两类人在相同的时间躺下和起床,而是寻找最合适他们的睡眠规律,如果昼夜节律图中描述的内容一样。当然,作者强调需要严格遵守自己的睡眠规律,不要轻易的打破,比如周末睡懒觉之类的。

睡眠类型:智慧睡眠的7个要点
1.了解你和你的亲朋好友属于哪种睡眠类型。如果你不能确定,可以使用慕尼黑大学的问卷调查表。
2.巧妙规划好你一天的日程,在你状态最佳时做最重要的工作。
3.把咖啡因当成高效的表现增强剂使用,而不是出于习惯去喝咖啡,并且一天的咖啡因摄入量不要超过400毫克。
4.晚睡星人——如果你想要克服社交时差,就不要在周末睡懒觉。
5.在会议室、办公室和办公桌配置日光灯,提高员工的灵敏度、工作效率,并改善他们的工作情绪。
6.知道何时该上前、何时该退后。如果你是一个早起型的人,那么你该不该自告奋勇地在深夜比赛中参加点球大战呢?
7.如果你和你的伴侣属于不同的睡眠类型,你们应该学会彼此协调、彼此适应。

睡眠周期

在我们的常识中,一直有一个8小时的推荐睡眠时间。作者澄清,8小时是每晚人均睡眠时间,一味追求8小时的睡眠会造成巨大的压力,反而对我们的睡眠起着破坏性极强的反作用,让我们无法获得真正需要的、因人而异的睡眠时间。

作者提倡一种新的睡眠时间方法:

“R90”指的是以90分钟为一个周期,获得身体修复。“90”这个数字,并不是我从1—100中随意选择的。从临床上说,90分钟是一个人经历各个睡眠阶段所需的时间。这些睡眠阶段组成了一个睡眠周期。 我们的睡眠周期由4个(有时是5个)不同的睡眠阶段组成。你可以把度过不同的睡眠阶段、完成一个睡眠周期的过程,想象成走下几段楼梯、完成一段行程。当我们关灯上床、准备睡觉时,就像站在这几段楼梯之上,而想要得到的深睡眠,就像走到了这几段楼梯之下。

实践这个 R90 睡眠方法的关键是,对睡眠进行统计。以周为统计周期,争取每周达到 35 个睡眠周期。然后根据自己的工作性质,确定一个固定的起床时间,反向推导出你应该在什么时候入睡。

睡前醒后

一般而言,我们只关心什么时候睡觉,而忽视了睡眠前以及醒来后的90分钟。从作者观点来看,应该利用好这一段时间,提高睡眠的质量。

睡眠前后的例行程序:智慧睡眠的7个要点
1.睡眠前后的例行程序将直接影响你睡眠的质量,以及你清醒的一天:如果予以重视,整个白天和整个晚上就会更加高效。
2.在日间偶尔脱离电子设备,将此作为一种犒劳,并通过这种方式训练你的身体和心灵。
3.对于晚睡星人来说,睡眠后例行程序至关重要,如果他们不想输给早起星人的话。不要因为青睐于止闹按钮,而轻易放弃这些睡眠后例行程序。
4.不要在头脑不清醒的时候发送消息!先让自己清醒一点,再去拿手机。
5.让你的身体感受从温暖到凉爽的变化,有利于带来自然的体温下降。快速洗个温水浴,然后选择较凉爽的睡眠环境,能帮助你达到目的。
6.在上床前整理你的卧室,放空你的大脑,“下载”你的一天,就不会在该睡觉的时候想东想西、难以入眠。
7.执行睡眠前例行程序,是为了结束过去的一天——用鼻子呼吸、放松心情、实现从明亮到昏暗的过渡。执行睡眠后例行程序,是为了开启不匆不忙的新一天。这两段时间都只属于你,不属于别人。

日间小睡

日间小睡分成两个部分:午睡以及傍晚的小憩。这一部分的睡眠的作用是对夜晚睡眠周期的补充,一般而言30分钟的小睡可以媲美晚上的一整个睡眠周期。

书中引用到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一项调查专门研究了日间小睡的功效,在对执行长途飞行的飞行员进行调查后,他们得出结论:“日间小睡有助于维持或改善随后的表现,提高生理和心理的灵敏度,并能有效改善情绪。”

日间小睡:智慧睡眠的7个要点
1.利用午后休憩时机(下午1—3点)给自己安排一个可控修复期,是弥补夜间睡眠周期的完美方法,这也与你的昼夜节律彼此协调。
2.黄昏(下午5—7点)是次优的休憩时机,因为此时人的睡眠需求极高。但这一时段的日间小睡应控制在30分钟之内,这样才不会影响晚上的睡眠。
3.白天睡不着?没关系。只要花30分钟放松一会儿,暂时脱离周围的世界片刻。
4.至少每隔90分钟休息一会儿,消除大脑的疲劳,提高注意力的集中水平。在休息时不要使用电子设备,你无需让自己自始至终地受到电子设备的控制。
5.不要受到你所在的企业文化的影响,切莫先入为主地给那些白天睡觉的人贴上“懒惰”的标签,而应着手构建一种接受日间小睡和休憩的企业文化——你若不打盹儿,就会输得很惨。
6.使用冥想或正念应用软件,或者把玩某个珍爱的私人物品,暂时脱离当前的环境。
7.如果你真的无法脱身,那就巧妙地安排一天的工作。在午后倦怠期,不要让自己困于太费神的工作

睡眠环境

上面讲了那么多,都是一些比较虚的东西,最后分享一些作者对于睡眠环境的建议。首先一点,作者提倡在卧室中尽量只睡觉,不干其他活动。其次,作者提倡采用像婴儿一样的侧卧睡眠方式,要点包括:膝盖自然弯曲、两条手臂放在身前,并轻轻交叠在一起,颈部、脊柱和臀部形成一条平滑的直线。

最后,是一些关于寝具套装选择的建议:

1.学会以胎儿姿势睡眠,躺向非主要的身体一侧(惯用左手的人向右侧睡,惯用右手的人向左侧睡)。
2.检测床垫,了解什么样的床垫对你来说软硬适中。让你的伴侣也这样做。
3.循序渐进:7年间分两次各花500英镑在你的床垫上,而不是一次花1000英镑。可以考虑购买能够经常换洗的床垫。
4.使用低过敏性、透气舒适的床上用品,无论你是否属于过敏体质。避免潜在的睡眠障碍因素,并注意调节好温度。
5.床的尺寸很重要——能买多大,就买多大。特大号床垫是值得一对儿夫妇考虑的最小型号(只要卧室中放得下)。双人床是给一个人睡的。
6.不要盲目购置寝具!可以根据销售人员的介绍,了解你能买到什么样的寝具。但在做出最后决定时,记得运用你在本章中学到的知识。
7.记住床垫和床架重要性比率:你可以把100%的预算全部花在购置床垫上,因为床架主要是装饰性的


007 践行反思

写这篇文章之前,查看了一下 007 公众号里面的数据,加入 83 班已经 134 天。但是自我感觉出了一些问题,借这次作业反思一下。

问题

  1. 主题。刚开始践行的时候,为了解决每周量产一篇文章的问题,自己想过每月文章主题的安排,但是现在更多地是随心所欲。
  2. 拖延。最近几次作业,虽然很早就知道要写什么内容,但是总拖到最后一天才打开会电脑开始写。
  3. 评论。说点题外话,由于自己一直有独立博客,所以认为评论数量是评价一个博客质量的标准。对上下楼文章的评论,也是 007er 每周作业中一个重要环节。其实每周对战友的评价很多时候是草草了事,蛮对不起战友的。
  4. 写作流。写作流属于工作流中的一个概念,工作流是一种规范化重复劳动的方法。刚开始有想过写作流,但也没有按照之前所写的实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 写作工作流

1. 输入环节:通过阅读寻找灵感
2. 加工整理:通过印象笔记里面的积累,来拓展思路
3. 建立体系:搭建思考框架,通过回答 Why,What,How,How Good
4. 写作输出
1. 快速输出草稿,使用录音宝App,口头费曼
2. 卡片式费曼,番茄工作法,幕布列出大纲
3. 文字素材迭代,文章中引入准确的数据、翔实的事例、有说服力的论述和观点
4. 图片素材及排版,复制html文本到简书中(图片设置居中)
5. 校对

## 写作工作流
1. 收集资料
2. 使用幕布列出大纲
3. 按照大纲生成初稿
4. 修改初稿
5. 按照少数派稿件要求修改初稿并校对
6. 以 html 格式复制到简书,在博客上发布
7. 如果还发现错误,只修改博客上的文本

反思

针对上面发现的问题,自己想了一下解决的方案。

根据自己的特点,整理出四个主题。未来以月为单位,每周写其中的一个主题相关文章。主题如下:

  1. 月读:整理分享本月所读的一本书
  2. 卡片写作法:前几天加入的《笨方法学写作》课程,需要完成教练所提供的习题
  3. 数字生活:我的效率类软件实践。
  4. 机器之心:下一阶段学习的重点,机器学习入门的笔记。

关于拖延。每月确定这个月需要写的文章类型,在写作软件中搭好框架,争取每天写一点。更重要的,预留出一些文章作为备份,应对一些冲击。

关于评论。学习每个组长的方式,将自己对战友的点评整理成文章,发表在简书上。

最后,重新整理写作工作流。尝试按照少数派编辑部的写作方式,利用 todoist 管理选题,在 Mweb 中创作。

尾声

在反思之后,发现还有几个遗留的问题,先在这里罗列一下。

  1. 图片问题。很多文章需要配图,mac 有什么简单的软件可以压缩图片?
  2. 简书与个人博客的同步。一般而言,自己还是使用 Mweb 配合 Markdown 语法进行写作,但是复制到简书时会遇到问题,外部图床不能使用,每次都需要重新传一遍图片。如何解决这个麻烦?

月读|软技能——代码之外的生存指南

本月推荐的书是 John Z. Sonmez 写的《软技能——代码之外的生存指南》。本书作者之前是一名程序员,目前更多的是充当程序员的人生导师角色,通过博客、播客、vlog等多种形式介绍自己的软技能,借此希望能推动其他人事业进步,过上更充实的生活。

本书总共分成七大篇:

  • 职业篇,介绍了程序员从公司选择、面试、工作、辞职、创业等职业相关的方方面面内容
  • 自我营销篇,从博客开始,打造自己的个人品牌
  • 学习篇,作者自己领悟的「十步学习法」学习新的知识
  • 生产力篇,自由职业者的自我管理方法
  • 理财篇,探讨收入、投资、债务以及退休等问题
  • 健身篇,下面的图片就是作者本人,和一般的程序员形象有很大的区别
  • 精神篇,心灵、情感等问题探讨

作者博客

从上面的介绍可以看出,这本书基本上把一个程序员可以面对的所有问题,都给囊括了。从形式上来看,这本书像是各种主题的博文合集,有些散乱。总的来说都是关注于「更好地经营生活」。

自我营销

这一个主题是书中我最感兴趣的内容。知识付费的兴起,朋友圈中经常能看到有人分享付费课程的图片,图片中的老师各种头衔酷炫狂霸叼咋天,自我营销的成本真的是已经低到一种程度。万物互联,每一个人都有一次成名的机会。

本书中的自我营销,介绍了一系列的过程,作者推荐个人品牌的建立从博客开始。对于程序员来说,维护一个自建博客是很轻松的事情,而且可以分享的内容也很广泛,工作中的技能学习、遇到的问题分析。将博客当成自己的名片,从而实现让更多的人认识你,认可你。

书中介绍维护一个博客,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内容质量,二是更新计划。之前,自己的博客都是随心所欲的更新。重新思考一下,给博客增加了几个栏目:

  • 【每周分享】:每周六不定时更新,记录过去一周,我看到值得分享的内容
  • 【月读】:每月不定时更新,推荐本月我阅读的一本书
  • 【数字生活】:我的数字生活实践
  • 【博客公告】:分享与这个博客维护相关的内容

另外一方面,对于我这样的博客来说,最主要的流量来源是搜索引擎,所以花时间进行了一些 SEO 优化。通过在百度搜索和谷歌搜索相关页面提交网站,实现文章更快的收入。除此之外,需要在社交账号中更多的绑定博客,寻求其他的主动点击。

生产力

这个主题,是我大半年以来一直感兴趣的。之前没有注意到,像作者这样的自由职业者更应该是效率大师。其实各种效率方法流程大致相同,更多的是细节的实现。作者在做周计划时,倾向于利用看板来展示任务,这个给我一个新的启示。我考虑过利用 Github + Zenhub 来管理一些大的项目,不过平时没有什么动力打开 Github 网站。

Github Issues

所以,需要一种更加简单地方法。网上查找了一下,发现一个网站 Kanbanist | The Missing Kanban Board for Todoist。Kanbanist 最大的优势是能直接读取 Todoist 的数据,用起来会更加方便吧。不过,如何融合进入日常工作流中,又值得我自己仔细思考一下。

Kanbanist

总结

读这本书,最大的感受是读到很多点的时候,我都打开了电脑进行实践。功利地说,这是一本实用的书,推荐大家有空都来挑选自己感兴趣的内容阅读。


月读 | 数学之美

其实从《数学之美》这书名上看就可以知道,这是一本科普类的图书。这本书收集吴军博士早期发布在谷歌黑板报上解释搜索相关的数学原理的文章。吴军博士之前在谷歌和腾讯都从事搜索相关领域的研究,自然而然的有很多独特见解。除了这本书之外,他还有《浪潮之巅》、《大学之光》等科普图书,也是值得一读。

虽然是科普类读物,但是本书还是有一些阅读门槛的。大二的时候也看过这本书,当时的数理基础不够,囫囵吞枣翻完后。事后大概只记得自然语言处理、马尔科夫链等等的名词。这一段时间正好自己也在做文本搜索相关的工作,所以又从图书馆中借来一读。

本书大概介绍了 Google 整个搜索引擎的基本框架,包括资料获取、分词、索引、排名、分类、相似度计算等知识。这一次读完之后,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从通信模型推导出语言翻译模型的转变。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简单见解,如果想要更加深入的理解可以阅读《数学之美》的第 5 章 隐含马尔可夫模型。

大二的时候上过《通信原理》这门课,其中讲解如下图所示的简单通信系统。一般包括五个最基础的要输,分别是信源、变换器、信道、反变换器、信宿。从字面上很难理解这些东西是,所以简单的解释一下。通信系统是对通信过程的抽象概括,比如你和其他人发微信时,你就是信源,信息的发送方。变换器的作用是编码,计算机只能处理 0 和 1,所以需要将你的消息通过一定的方法(协议)转化成为由 0 和 1 组成的序列。之后的信道指的是信息发送的通道,可以理解为发送微信时需要有网。反变换器顾名思义作用和变换器相反,从一个二进制序列还原成和你聊天的人(信宿,和你聊天的人)可以理解的消息。

当时学到这里的时候,没有去发散思维,思考这个模型在其他领域的应用。《数学之美》书中,讲到统计语言模型时,将它衍生到机器翻译的过程中。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和其他人交流的时,一般是在脑子中有一个想法(信源),然后在说出来(编码),声音在空气中传播(信道),最后被另外的人(信宿)听到,并且在脑子中思考理解(解码)做出相应的回应。对于翻译问题,可能我说出来的是中文,如果听到的是美国人,他需要将你说的转化为英文。所以产生的一个问题是,如何实现将中文与英文对应起来,也就是翻译问题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科学奖们运用了贝叶斯概率、隐含马尔科夫模型、大数定理等数学知识来处理。

这只是书中的一个简单例子,吴军博士在自然语言处理与搜索领域的经历令人难以望其项背,书中关于这两个领域在近代的发展的小故事比比皆是,作者更是和这些人谈笑风声。所以,我推荐所有对数学有爱好的人,都可以看一下这本书,感受一下数学原理的力量。


构建之法 第 0 次个人作业

最近重新看邹欣写的构建之法,发现他的第一章课后作业很有意思,所以决定自己也来写一下。有关的作业说明在2017BUAA软工助教 第0次个人作业 - ChildishChange - 博客园中。

结缘计算机

你为什么选择计算机专业?你认为你的条件如何?和这些博主比呢?(必答)
计算机是你喜欢的领域吗?是你擅长的领域吗?
你热爱这一专业吗?你对计算机的热爱是怎样的?仅仅是口头的吗?

与大部分人差不多,在高考前我也没有对规划未来。考的也不是很好,没有太多的选择。所幸自认为还是有学习的劲头,想着大学找机会去转专业一波。当时也没有太在意专业的填报,最后机缘巧合来到了财经读计算机。大一下时,确实得到了转专业的机会。在面试时,突然感觉自己对转过去的专业也没有太多的好感,就和面试我的老师说放弃转专业,他们只能口头上鼓励我,男生学计算机也不错。大概就是这样子,就在计算机专业混到了大四。

比起这些博主来说,我没有他们那么强的主观能动性吧,能自觉地了解学习计算机各个领域的知识。而我从除了学校内的课程安排之外,自己了解其他知识都是浅尝而止。从大一开始差不多就点弯了天赋树,基本上课余时间都在写算法题目,参加各种各样的算法竞赛。幸运地拿了一些大大小小的奖,但是这也导致在知识面上和企业认为的计算机专业学生有很大的区别。目前来说,正在通过自己的努力,加强学习基础知识,希望能补齐自己的短板。

记得之前有一句话说,「数学是神造学科,计算机是人造学科」。在三年多的学习中,无时无刻不感受到前人思维的巧妙与严谨。比如 CPU 中的加法器,能通过简单的元器件和门电路搭配实现二进制加法以及进位。另外,计算机专业也能及激发最深处的好奇心。当你查阅相关的文档,实现软件的某些功能时,是否能想起童年某个午后拼成的模型?

在计算机系学习

你对你的大学生活有什么想要吐槽的地方吗?你理想的大学教育应该是什么样子的?跟学校给你的有什么区别?比较你在中国大学的经历,你的老师和学校能做到和国外那样吗?如果不能,请分析一下为什么。(必答) (8.26修改)
迄今为止,你写了多少代码,描述你做的最复杂的软件项目/作业。(必答)(8.24修改)
科班出身和北大青鸟有什么区别?
速成的培训班和打基础的大学教育还有mooc之间有区别吗?
学线性代数和概率论的时候,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疑问「我们为什么要学这么多数学,这和我们的计算机有关系吗」,你现在是否还有这样的疑问?对这个问题,你有自己的解答了吗?那么其他学科呢?

对于专业来说,我记得辅导员曾经在年级会议上讲过这样一段话:「有些人和我说,为什么高等数学这么难?这些书都是在大学没有扩招前编的,以你们的成绩当时都可能上不了大学。而且,我们学校搞计算机系,只是发现有很多教计算机基础的老师才开设的。」所以,也可以知道这个专业在学校的尴尬地位。

托尔斯泰说「幸福的家庭总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反而对于计算机专业来说,感觉「普通学校的问题总是相似的,强势学校的优点却各有不同」。蒋宇东在梦断计院 为梦前行中写道他自己的学校计院有三大问题:1.学生基础薄弱 2.学风不正,溃散成性 3. 实践环节薄弱,人才位置错放。之前,我也一直在想一件事情:是老师水平太差学生懒得学还是学生水平太差还是老师懒得教?看到上面的三个问题才明白,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事物发展都是相辅相成的。学生大部分都是过来享受大学美好生活的,对于有挑战的专业基础课比如编译原理、离散数学等都会用脚投票让他离开课程表。有幸能勉强开下去的课程,也会被改成能突击几天通过的样子。

记得大二导师前往台湾进修前找我谈过一次话。他希望我能自己养成一些良好的学习习惯,多去钻研计算机专业知识。并且还说,学院每年毕业的学生中,没有超过十个学生明白计算机是怎么一回事?三年多的时间里,我也接触过网上的一些 Mooc,不过差不多完全听完的只有浙江大学陈越教授的数据结构和吴恩达教授的机器学习。能坚持学习完这两门课,背后都是兴趣使然。数据结构是 ACM 比赛中很重要的一个知识点,当时自己学校还没有开设这门课,而且看书自学也不是很懂,所以就花大半学期的时间在网上去学习。机器学习则是希望未来能从事机器学习相关方面的工作才了解的。

陈越教授放在网上的数据结构课程相对于浙大内部来说,最大的变化是将教学语言从英文变成了中文,而且也适当的删除了部分内容(不是很确定?)。之前也在知乎上看到浙大计算机专业的课程安排,主干课程选用外国原版教材,以及使用英文授课。另外陈老师在讲解相关算法时,只介绍原理和思想。相关的实践需要你课后花时间进行,并且要求提交程序设计平台上进行黑箱测试。对比后来在自己学校开设的数据结构课程中,直接给你展示代码,也不强求你写的代码能正确运行,只要粘贴在实验报告中提交即可。《机器学习》的课程展示了美国教育的特点,每一周的课程都会包含一个小 quiz ,以及在课程中插入适量的编程大作业,学习的困难程度也就可想而知。

这些授课方式的不同,我认为是不同大学对于教育的理解不同。对于浙大之类的重点大学来说,所给予学生的是精英教育,侧重于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科学基础。而下面的学校更多是大学教育成为通识教育的产物,本应该培养专业型人才,传授计算机技术,却由于种种原因没有这样开展。Mooc 的出现,打破了原有的时间、空间的限制,让我这样的普通学习接触到了国内外顶尖大学的教育资源,有利于教育公平。但失败之处也在于它的灵活性,不得不承认需要很强的自我约束能力才能完整地学习完网上的课程,不知你还记不记得那个当时看得热血沸腾的课程时,被你遗忘在哪个角落了?

最后,我觉得 Mooc 还缺少的同辈压力。吴军博士在《大学之路》中写道「当许多聪明、求知欲强、具有同情心而又目光敏锐的年轻人聚到一起时,即使没有人教,他们也能互相学习。他们互相交流,了解到新的思想和看法、看到新鲜事物并且掌握独到的行为判断力。」这大概就是学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和谁一起学吧。一些 Mooc 虽然提供在线社区交流,但还是没有线下那种碰出火花的感觉。

对比完这些,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另外一个主题不可能忽视——“自学”。最开始的作业说明给出的很多参考博文也说明了这一点。我印象最深的一个方法是徐宥在掉进读书的兔子洞中写道的「一字不漏敲入一本书的程序成了我推荐别人学习语言的最好办法」。古语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计算机是一门实践的学科,只有在实践中才会学习到技术的本义。目前,自己在看《机器学习实战》时(相关代码和读书笔记见参考链接5
),也差不多用的是这个方法,将书中提到的机器学习算法一个字符一个字符地敲进编辑器,一次又一次地调试运行直到出现满意的结果。

在这样的学习中,我也可以回答这一部分的最后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要学这么多数学,这和我们的计算机有关系吗?对于机器学习来说,本身是建立在概率论和线性代数的基础上,毕竟解释机器为什么能学习都需要用到霍夫丁不等式等相关知识。数学是一种工具,通过数学能将很多的计算机实践经验理论化,以此得到更好的发展。对比功力性很强的培训机构来说,接受科班教育的结果是有机会受到严格的数理化训练,这也能间接决定你在这个行业从事工作的层次和上限。

未来规划

对于你未来在IT行业的发展,你有什么样的梦想或者未来想从事什么样的工作?你准备怎样来规划你技术道路,职业道路和社会道路?(必答)
你对于实现自己的梦想已经做了或者计划做什么样的准备?
你们马上就要面临实习了,你打算在企业内实习还是在实验室实习?
实习经验究竟有多重要?是否需要马上开始积累实习经验?

前文也提到了,以我的目前的情况来看,大学中接受的教育和自己所学的技能都是和市场脱节的。所以,前一段时间也很迷茫,自己能做什么。所幸看到之前公司的同事所写的知乎专栏文章「谈“圈外”在校生如何更靠谱的拿到大厂算法/ML实习机会」(不知道为什么被删除了,所以无法提供链接),大意就是可以曲线救国,先就业再择业。

所以,我还是推荐出去实习的。不仅是走出象牙塔,感受一下工业界的需求。更重要的是大一点的企业都会安排专人对实习生进行相应的指导,使其能更快地朝工程师方向发展。

参考

  1. 现代软件工程 第一章 【概论】练习与讨论 - SoftwareTeacher - 博客园
  2. 2017BUAA软工助教 第0次个人作业 - ChildishChange - 博客园
  3. 蒋宇东:梦断计院 为梦前行
  4. 徐宥:掉进读书的兔子洞
  5. xiang578/MachineLearningAction: 《机器学习实战》

使用 TaskPaper 实现 3 Things

这几个月,一直在尝试 GTD 方法。有没有改善生活不知道,反正是软件尝试了一个又一个。前几天,又接触到了一款纯文本任务管理软件——Taskpaper。简单的尝试了一下,发现可以将这款软件结合进入 3 things 体系。

3 Things

看过很多时间管理的方法之后,才明白时间是不可以管理的。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明知道有很重要的考试需要准备,但还是会不知不觉地打开手机刷微信。很多时候,需要管理的不是时间,而是欲望。所以,在自我控制力很弱时,时间管理会加重你的疲劳感。

说到底,一个人的精力优先,能做的事情也很少。有一个很有名的原则叫做“二八原则”,套入到这里来就是,我们的生活是由 20% 的关键任务 + 80% 的普通任务组成。在理想的状况下,我们应该将 80% 的时间投入到那些 20% 的重要任务中。如何安排这 20% 的任务时,3 Things 的体系就孕育而生了。3 Things 指的是每天优先挑选出最关键的三件事情,优先处理。这三件事情的选择,需要结合你自身的目前情况、长久目标而决定。对于这个选择,你可以问自己,如果完成了其他事情,没有完成这三件事情,这一天不合格吗?如果完成了这三件事情,而没有完成其他事情,这一天合格吗?

Taskpaper

如同前文所说,Taskpaper 是一款纯文本软件,所以界面非常的简洁。下图右侧就是他的主界面,和大家经常使用的文本编辑器没有太大的区别。软件通过一些语法来实现任务管理,比如 : 实现一个项目,用 - 实现一条任务,再使用 @开头实现标签。软件更强大的地方在于,可以自定义 CSS 文件,所以可以很轻松地将一些标签搞上不同的颜色。

有点遗憾的是,TaskPaper 只用 macOS 版本,其他平台只能通过文本编辑器+插件的方式实现,比如 Sublime Text 中有一个能实现类似功能的插件 aziz/PlainTasks: An opinionated todo-list plugin for Sublime Text editor (version 2 and 3)

系统工作流

其实,能想起来用 Taskpaper 做三件事情,是受到了《18分钟》:如何用18分钟变身效率达人?| 狗熊月读64影响。视频中,大狗熊老师介绍了一个习惯,会每天在文本文档中,列出5项需要完成的任务(对的,比三件事情多出了两项),而且会对事情进行估计,包括四象限中的位置、预计完成时间以及和自己人生的那个目标有关。

四象限法则是时间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理论,它将我们需要处理的事情分成了下图显示的四类,并且指导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关注重要但是不紧急的事情,也就是第二象限。

一般的 GUI 任务管理软件,列出事情还算比较方便,但是做评论却没有那么便利。TaskPaper 比起在文本文档中直接写,体现出强大的整合能力。比如,我可以选定 MachineLerninginAction 的标签,可以快速的将我之前安排过的相关任务整合到一起。

所以,每天晚上睡觉前的 10 分钟,我会回顾一下今天完成的事情,并给第二天安排需要做的 3 Things。确保第二天醒来,我可以直接开始做当天的重点。达到从头到尾、逐一处理、不避不拖、一次一事的 GTD 执行境界。

参考

IMG_0233


007 不出局活动与我

最初看到 007 活动是在申斌龙的公众号中,当时没有什么在意,也没有深入了解。之后,我在知乎上的一个专栏文章中,看到了这个活动的详细介绍。吸引我“冲动”消费加入这个社群的是“每7天写一篇文章,连续写7年。”这种运作方式。简单的计算了一下7年是2555天(简化问题,不计算闰年情况),一共需要写365篇文章才能坚持到最后。而且只需要花369元,相当于你每写一篇就能赚一块多。

除了上面的计算,选择加入007活动的另外一个原因是,战友之间的互相点评。从自己的情况来看,在网上消费了很多文章、视频,很少会去留言以及发弹幕。自己写博客3年多以来,也没有收到多少有价值的留言。所以,除了坚持写作,更需要外部的力量来推动自己进步。

最后一个原因是,我相信了解一个人,最有趣的方式是通过不断地阅读他的文字,见证他的成长历程。

在83班的班级群中,我发了下面的自我介绍,现在贴在这里再介绍一下我自己。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编号】007-6253
【姓名】 Ryen
【城市】 杭州
【职业】 学生
【公众号】 简书:学涯湖畔 博客:xiang578.com
【标签】
【爱好】 阅读、研究和分享软件
【愿帮助大家】 分享基础的算法知识,推荐能促进生产力的工具,主流的个人博客搭建
【愿得大家帮助】 分享各自的生活感悟
【从哪里得知的007】知乎
【加入007理由】 坚持持续写作,从写作中获得成长的力量
【对83班的期望】共同成长
【7年后想成为什么样的自己】体会到GTD理念中的心如止水

前几天阅读到一个有意思的文章社群十五问 - 笨方法学写作,今天也在这里分享一下我的回答。

  1. 你的名字、地区、职业、长时间持续做的一件事、博客/公众号/简书 是什么?
  2. 如果你要讲一个让人记住你的小故事。你会讲什么?
    • 写纸质日记4年(高一-大一),目前写电子日记。尝试过晨间日记、时间日志。
    • 在中考前100天,我准备每天写一篇日记,最终只留下的30多篇。在高考前100天,又有了这个念头,最终留下了100篇日记。
  3. 如果你要问社群中所有人一个问题,你要问什么?可特别指定三个人回答,被指定的人可自愿回答。
    • 你获取信息的途径,存储的方式,复习的方式,即你是如何管理知识的?

按照博客中的介绍,还需要补上价值观12问,但目前我还在重建价值观,所以以后有机会再来分享我的价值观12问回答。

IMG_0233


只是为了好玩——Linux之父林纳斯自传

  1. 这个是我为了学习Linux操作系统,而从图书馆精心挑选的书。
  2. 林纳斯眼中的人生意义:生存、社会秩序和娱乐。
  3. Linux起源于林纳斯对于Minx的不满足,壮大于开源运动。
  4. Linux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开源协作项目。
  5. 内容和题目一样,不过也没有太多有趣的故事。
  6. 林纳斯的思想朴实情切,不高深。
  7. 至少读完之后,你会了解到没有他那样的基础和机遇去创造新的操作系统。
  8. 书中出现了例如微内核、分页管理等计算机组成原理中的名词。
  9. 现在已经不能说出这些具体含义了。
  10. 希望有一天可以去看Linux源代码。

构建之法读书笔记

偶然发现之前在博客园写过这篇读书笔记,顺手贴过来。

应该是从上周六开始看这本书,起因是其他人发布一张书中内容截图。作者讲到技能的反面中的总结部分——如何考察一个人是否精通魔方:

  1. 给面试者一个各面打乱颜色的魔方;
  2. 要求他把六面还原;
  3. 如果还原了,要求他把魔方恢复成我最初给他的那个混乱的局面,必须一模一样。

看到这些,最近自己也在思考这个问题,自己学习一样东西如何才是真正的掌握了?本书作者是微软员工,也是一名经验丰富的程序员,这种检测是否精通魔方的方法给我耳目一新,接下来的学习中可以这样去思考问题。

本书名叫《构建之法》,其实是讲述软件工程课程的教材。自己应该在大三也会有这一门课,不知道会上成什么样……前面几个章节看的比较仔细,团队运作模式之类的只是翻过一遍而已。现在对于这些不是很感兴趣。

总体来说,收获还是比较大的,也更新了自己的某些观念。比如作者在书中提出1/N的打分体系,第一档满分,第二档的一半,第三档得三分之一。

可以让想学习的学生知道如何努力,想混的也知道怎样才能混过去,不想上的也会知难而退。现在学校的打分体系确实差劲,很需要往这方面靠近。更重要的是给学生Natural critical learning environment,当然对自己学校来讲,要求有点过了。还有评价人的三种层次:行为和后果、习惯和动机、本质和固有性。

接下来是对编程的一些帮助,最重要的是“代码写出来是给人看的,而不是机器”。所以有了代码风格规范和代码设计规范。对于我自己来讲,体现在编程时的格式和变量名,格式可以靠自动对齐,和将复杂的功能用函数来实现,变量名可以采用英文缩写之类的,最重要不要出现什么拼音缩写。代码设计规范怎是考验编程能力了,这需要多写。最后是注释的原则,解释程序做什么和为什么这样做以及特别注意的地方。当然错误的注释比没有注释更麻烦。

最后是团队模式,现在自己学校里要求团队合作时,真心觉得还是自己一个人做方便,很难找到已经合适的人,自己又不喜欢协调沟通。不过书中讲的那么多规则,映象最深的是团队合作项目转组活动,这点目前没有经历过。其次是修改或维护前几届项目的原则,现在自己的作业,很多连样例都没有给你展示,更别说修改了,每次都要自己重新开始做。这也无可厚非吧。书中还讲到,结对编程,自己目前的体会是,几个人交流可以相互学习和传递经验,分享知识,不过某种程度也减少了探索的乐趣。书中补充了,带来更多满足感,更好的设计质量和代码质量之类的优势。

彩蛋:It’s not a bug .it’s a feature.

本书适合高年级之后,再来仔细研读。

2018 年重新阅读写的 构建之法 第 0 次个人作业